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新冠肺炎的事件上,對台灣人而言是傷感的。但是這個組織在全球還是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在2019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正式將Burnout(工作倦怠症)加入國際疾病分類(ICD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的群組中,意味著工作倦怠已經是一種疾病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工作倦怠意指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具體來說,「工作倦怠」有三個特徵:
1.覺得能量耗盡、精疲力竭。
2.對工作有消極或憤世嫉俗之感。
3.工作能力下降。
身體的層面會顯示出:
1. 感覺到疲勞
2. 經常性頭痛或是肌肉痠痛
3. 免疫力下降
4. 食慾及睡眠品質下降
情緒上則可能有:
1. 覺得很失敗或自我懷疑
2. 覺得絕望、困住了或是被打敗了
3. 覺得被孤立了
4. 缺乏動力工作
5. 容易憤世嫉俗或有負面態度
6. 無法有滿足感跟成就感
行為上可能會出現:
1. 不願意承擔責任
2. 刻意讓自己跟大家保持距離
3. 做事拖延
4. 使用食物、藥物或是酒精來勉強支應
5. 經常跟同事抱怨
ICD 疾病分類編碼是在做醫療診斷或是保險公司在界定疾病時的重要參考之一。工作倦怠的國際疾病分類編碼代號為 ICD-11 ,意思是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預定 2022 年 1 月生效。
根據YES123求職網在2014年針對1290位台灣上班族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1.6%的上班族透露,「曾經有過工作倦怠感」;而且對於目前的工作,也有五成六(55.8%)的人表示「有工作倦怠感」。不但超過半數的「倦怠症」正在「發病中」,如果再以行業別進行交叉分析,倦怠比例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大眾傳播業(75%)、餐飲住宿與休閒旅遊業(63.6%)、科技資訊業(61.5%)、運輸物流業(58.3%)與文教業(57.1%)。
大多數的人對自己是否有工作倦怠症是比較不願意承認或面對的,頂多就是去吃吃頭痛藥或是休假,但是休假回來之後,就感覺到好不容易充到的電一下子就用完了。
在2011年北美,有一篇研究實驗報告,針對18名女姓護士,年齡落在34-56歲之間,已經診斷出來有工作倦怠的症狀,進行了解靈氣對於工作倦怠症是否有幫助的實驗。可以點選這裡下載整份報告。
結果顯示,接受過靈氣的護士,可以明顯看到數據的改變,包括血壓下降、口水中的免疫球蛋白跟Alpha澱粉酶增加。其中免疫球蛋白是用來檢視一個人免疫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據,而Alpha澱粉酶是用來判斷交感神經是否亢奮的指標。換句一般人看得懂的話來說,就是僅僅是三十分鐘的靈氣都對工作倦怠症的種種反應有緩解的幫助。
無獨有偶的,台灣的第一篇跟靈氣有關的論文,也是研究靈氣跟工作倦怠有關的。
中台科技大學的研究生梁冀陶先生的「靈氣對職場工作人員壓力釋放與睡眠品質提升之研究」,找了台中一間公司,亂數選了三十三位員工,分成三組,連續八周進行實驗跟對照。 下班之後,第一組接受施做靈氣,第二組聽音樂,第三組甚麼都不做,每次執行時間一小時。八週之後,接受靈氣組的明顯感覺到睡眠品質變好,職場疲勞感降低,也自覺健康了。
靈氣對於緩解工作倦怠症的症狀,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且,不只是對症狀而已,在許多的研究論文中指出,靈氣帶來的幫助,可以更有效的協助一個人積極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尤其是讓有工作倦怠的人自行練習靈氣。